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学习柯氏教学法努力塑造中国心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世纪,音乐教育家们创造出了许多不同的教学法,如日本的铃木教学法、俄罗斯的卡巴列夫斯基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和瑞士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等。

20世纪,音乐教育家们创造出了许多不同的教学法,如日本的铃木教学法、俄罗斯的卡巴列夫斯基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和瑞士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等。其中,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和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最为著名,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音乐教学法,也是3个不同的音乐教学体系。

虽然建立这3个音乐教学法的目的都是为了改造或改进国民音乐教育、提高教学水平,但因为它们产生在不同国家,面对着不同的国情,要解决不同的问题,教育家本身也有各异的文化背景,所以三大教学法有很大不同。

瑞士人达尔克罗兹(Emile Jaques-Dalcroze,1865—1950))认为,在音乐课上单教儿童唱歌或演奏乐器远远不够,必须启发他们结合身体运动,把乐曲的感情转化为具体动作。此种教学法在1900年提出,特点是要求学生根据音乐的速度、节奏、力度、分句、感情等方面的变化,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这样既能培养节奏感,又有助于全面感受音乐。这种教学法被称为“体态律动法”,它关注音乐节奏感和舞蹈形体动作的协调,对欧美各国的音乐和舞蹈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由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1895—1982)创建。 1925 年,受体态律动法的影响和启迪,他和一位舞蹈家合办了一所“体操—音乐—舞蹈”学校,探求通过三者结合的方式教音乐,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教学体系。奥尔夫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应当“动起来”,要动脑、动手、动脚地奏乐,方能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为使学生参与奏乐,他提议在课堂上使用节奏性乐器,并制造了一套可供合奏用的、以打击乐器为主的奥尔夫乐器,这套乐器是其音乐教学法的重要标志。奥尔夫还认为即兴是最古老和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主张在课堂上以即兴的形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体验能力并发展他们的音乐创作才能。

柯达伊教学法的创立者柯达伊·佐尔坦(Kodály Zoltán,1882—1967)是匈牙利作曲家和民族音乐学家。他于1920年代开始关注音乐教育,其教学法在三大教学法中产生得最晚。他认为音乐教育很重要,应以母语引入,音乐课要以歌唱为主,本民族的传统民歌应成为音乐课的主要教材,同时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

笔者认为,在这三种不同的教学法中,柯达伊教学法最值得我们学习效法,其原因有四:一是柯达伊创建其教学法时的国情和中国国情相似;二是匈牙利民族源于亚洲,和中华民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三是匈牙利传统音乐和我国传统音乐相近;四是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我国古代儒家的主张相通。

2019年10月,笔者赴匈牙利参加中匈建交70周年庆祝活动,参观了柯达伊故居纪念馆,并到柯达伊的故乡凯奇凯米特参观李斯特音乐学院柯达伊研究所,进一步了解了柯达伊教学法,也对匈牙利和我国国情相似、族源相亲、音乐相近以及音乐教育思想相通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回国后,连着参加了几个学术会议,会上都讨论了我国音乐教育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因此草成此文,希望能在我国推广柯达伊教学法,通过音乐教育,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一、国情相似

匈牙利的国情和中国国情相似,都经历过一段半殖民地的历史过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设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都是外国音乐,而非本民族的音乐母语。另一方面,由于当时国家的经济底子都薄,一穷二白,一般学校无法承受价格高昂的乐器。

匈牙利人的祖先马扎尔人于公元896年到达喀尔巴阡盆地并建立了国家。1526年,匈牙利被土耳其打败,大部分领土被占领。过了160年,土耳其人被赶走,匈牙利又被哈普斯堡王室统治,成为日耳曼人的殖民地。此后,匈牙利人不断地为民族独立斗争,曾于1849年4月宣布独立,建立共和国,但不久便被奥地利和沙俄军队扼杀。1867年建立的奥匈帝国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匈牙利仍然是奥地利的半殖民地。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匈牙利已经遭受了近500年的殖民和半殖民统治及日耳曼文化的侵略,并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19世纪到20世纪初,住在匈牙利城市中的人都讲德语,也不知道匈牙利民族音乐为何物。李斯特(Liszt Franz,1811—1886)一生都不大会讲匈语,给母亲写信都用外语,①匈牙利驻华使馆:《走向匈牙利》,世界画报出版社,2007,第112页。他的《匈牙利狂想曲》不是以匈牙利民间音乐而是以吉卜赛音乐为素材创作的。匈牙利作曲家、轻歌剧大师雷哈尔·弗兰兹(Lehár Franz,1870—1948)一生说德语,用德语写歌剧,其作品《风流寡妇》成为维也纳轻歌剧的代表。巴托克曾在1903年写道:“匈牙利民族的每个成员对一切匈牙利的事物表现得冷漠无情,极少例外。”“用各种外语来代替祖国语言,以至于一个通晓匈牙利语言的人,即使掌握大学的全部之知识,也会被人说成是没有教养而加以嘲笑。”“城市的知识分子对民间音乐空气的宝藏完全无知,它们甚至根本没有想到这类音乐的存在。”②人民音乐出版社、湖北艺术学院作曲系编:《巴托克论文书信选》(增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第215页。当时匈牙利的专业音乐教育和国民音乐教育都被外国人控制,在各级学校所教和所学的都是外国音乐。柯达伊曾生动地描述过当时的情况,他说:“即使在纯粹马扎尔血统人的灵魂里,匈牙利音乐微弱的声音也被外国音乐的巨响所淹没。”“要使匈牙利之弦震响在这些被外国音乐滋养起来的音乐家的灵魂中,还要进行艰苦的斗争。”③杨立梅:《“音乐应该属于每个人”——纪念柯达伊·左尔坦逝世三十周年》,《中国音乐》1997年第4期,第43-46页。

文章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jyllysjzzs.cn/qikandaodu/2021/0505/849.html



上一篇:探讨高效教学的实施途径
下一篇:教学观在高校艺术类专业课堂教学中的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投稿 | 教育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教育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教育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教育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