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让孩子动手动脑的好处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陈鹤琴,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活教育”是陈鹤琴先生建立的一个教育理论体系。在他的“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中提出了两个凡是:“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

陈鹤琴,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活教育”是陈鹤琴先生建立的一个教育理论体系。在他的“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中提出了两个凡是:“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去想”。

也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给孩子成长的自由,不要剥夺孩子权利。现实生活中却不是这样,凡是孩子该做的事情,父母都代替做了;凡是孩子自己能想的,父母都提前想好了,把孩子动手和动脑的机会完全“霸占”了。并且还自以为是的认为,这就是对孩子的爱,这就是对孩子的负责人。

孩子上幼儿园,从早上起来穿衣、吃饭大事小情,都是父母来做,看到孩子穿衣服慢腾腾的,担心耽误时间,三下五除二给孩子穿好了,吃饭的时候嫌孩子慢,让孩子端坐在那里,一口一口的喂孩子。这样做虽然省了很多时间,可是,却让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最佳机会。

吃饭穿衣虽然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可是,孩子的教育也正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好动,好动的天性与他能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要让儿童用自己的手和脑去做去想。做事的兴趣是越做越浓,做事的能力是越做越强,开始做得不好,甚至失败是必经的步骤,应当让他去做、去实验、去学习。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感觉的或是神经的都是靠‘做’即自身的实践。”

所以,在家庭的环境,尽量的让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事情,多给孩子机会,让他去想,去动脑,去实践。孩子开始的时候虽然慢一些,父母也不要着急,给孩子充足的时间,相信孩子通过自己慢慢的学习,会做的越来越好。因为孩子在自己做的过程之中,其实也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也只有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才会积累出做事的经验。

陈鹤琴举例说:“不看花卉,不知道欣赏花卉的美丽;不听音乐,不会领会音乐的感染力;不尝甜酸苦辣,哪会知道甜酸苦辣的味道;不是亲手劳动,哪会知道粒粒皆辛苦呢?”所以,家长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你不可能永远代替孩子做所有的事情,越早让孩子独立起来,对孩子的成长就会越有帮助。

今天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的自理能力比较差,孩子本应该能够自己动手做的一些事情,就是因为父母的越俎代庖,而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期。比如,孩子自己如厕,在幼儿园小班其实就能学会的事情,可是今天却又很多孩子到了中班、大班,仍需要爸爸妈妈来帮着擦屁股。

曾有一位9 岁孩子的妈妈咨询,说自己的孩子在班级里学习是前三名,可是,在家里上完厕所,从来不自己擦屁股,都是奶奶代劳。可想而知,这样的孩子即便是将来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也将会因为生活自理能力的不及格,而被社会所淘汰。

有很多家长抱怨今天的孩子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恩,不体谅父母的辛苦。为什么会是这种结果呢?其实,稍加思索就不难想象,父母给了孩子一种错误的认知,那就是父母给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都是应该给的,自己就应该享受父母所给予的一切待遇。因为,从小孩子一直都是有求必应,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

让孩子做点家务活,是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可是,今天有多少家长舍得让孩子把时间用在做家务上呢?年龄小的孩子,父母担心安全的问题,担心孩子不但干不了,还会添麻烦,所以就不让孩子动手去做。没有做的经历,哪能体会来之不易,又怎么会懂得珍惜呢?

陈鹤琴总结了让儿童用手用脑的三条好处:可以发展孩子的肌肉、思想和职能;可以养成勤俭、爱劳动等品质、知道做事不易,世务艰艰,可以培养创造精神和独立生活能力。反之,不让用手用脑则会阻碍肌肉、智能、思想的发展;使孩子从小懒惰、不会劳动、长大会成为不尽职的人。

多让孩子动手、动脑,通过在家庭的环境中,给孩子提供环境,创造机会,多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有责任和义务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文章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jyllysjzzs.cn/zonghexinwen/2020/1004/581.html



上一篇:【济阳教育|教学】探究课改新模式 师生同心共成
下一篇:CUSTV | 重磅推出“四史”教育微党课——《选择》

教育理论与实践投稿 | 教育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教育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教育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教育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