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研究(2)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音乐评价观 孔子的音乐评价观主要体现在“尽善尽美”方面,强调音乐的中正平和与古雅端庄,他非常喜爱雅乐,对健康的民间音乐给予了相应的尊重

(三)音乐评价观

孔子的音乐评价观主要体现在“尽善尽美”方面,强调音乐的中正平和与古雅端庄,他非常喜爱雅乐,对健康的民间音乐给予了相应的尊重,同时对淫靡之音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孔子对音乐好坏进行评价时,高度重视音乐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首位考虑的标准就是音乐是否具有思想性和政治性,其次考虑的是音乐的艺术性。孔子以“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的语言对鲁太师《关雎》乱的部分进行了评价,认为内容丰富且复杂的同时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同时,在《论语·八佾》中指出:“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4]认为《武》作为武王乐是对战争进行鼓吹的,对征伐取天下具有明显的宣扬,由此他指出武王乐不能作为完美的音乐,因为武王乐的思想性还不够。在《论语·雍也》中指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5]“文”即为形式,“质”即为内容,认为内容和形式要实现和谐统一。孔子在音乐艺术规律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独特深刻的认识,在《论语·述而》中指出:“于是日哭,则不歌。”[5]音乐可以真实表达个人的情感。在音乐方面为了追求“尽善尽美”,他在《论语·述而》中指出:“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5]在日常生活中,即使听到再好的歌、再好的唱法,他都会请求别人反复吟唱并深入领会。

孔子高度重视雅乐,认为雅乐都具有良好的教化功能,由此他高度赞美和喜爱民间健康的音乐。在《论语·八佾》中,他指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6]他认为《关雎》作为周南地方民歌具有中正平和、合乎乐教的特征。孔子广泛吸收各地民间音乐的营养来形成正乐工作。在诸侯奔走过程中不仅是对他的“道”的宣扬,也是进行四处采风,而“乐正”正是孔子四处采风的成果。同时,孔子极其反对“低级、放纵、淫靡”的音乐,他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更加崇尚中庸之道。在《论语·卫灵公》中,他指出:“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7]由此可见,孔子音乐教育思想对音乐好坏给予了一定的标准,新时代我们也必须树立正确的音乐评价观。

(四)音乐享受观

孔子音乐享受观主要体现在音乐享受过程中要适当节制,进行适度的音乐享受。

早期儒家学派思想就已经指出人的欲望之一包括音乐,同时指出音乐享受要做到节制、适度,从而赋予了音乐一种意识形态,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理教化工具。《乐记》中记载:“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8]孔子和儒家学派思想都高度重视奉行“中庸”之道,一切事情“过犹不及”,并将中庸之道作为人做事的方法论,在各项事情中要“执其两端而用其中”。孔子《论语·季氏》中指出:“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9]这充分体现了孔子音乐符合中庸的思想,认为享受音乐要做到健康有益,就必须合乎礼乐,用礼乐的标准和原则来进行调节,同时,在音乐享受中切忌“骄奢淫逸、放纵无度”。他对郑声的批判是因为放纵过度,对《关雎》的称赞是因它“快乐而不过分,悲哀而不伤痛”,符合中庸思想的适度原则。

二、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研究

(一)构建辩证的音乐功能观、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科学技术使得音乐文化越来越大众化和通俗化,任何人在适当的环境都可以进行。音乐社会功能如何正确走向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音乐文化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所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孔子音乐教育思想强调礼与乐的统一,对音乐的社会规范性高度重视。同时,他认为音乐并不是人们享受声色之乐的手段,而是进行政治教化和塑造人的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孔子偏爱古代传统的典雅音乐,在维护其权威性的基础上进行了音乐编订整理工作,自觉承担起古代音乐艺术发展和传承的责任。

音乐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在不同环境下也会对人们的思想感情产生影响。抵制靡靡之音,是因为它们会使人意志消沉;赞美健康上进的音乐,是因为它们具有美的熏陶作用,可以锻炼和健全人的心智情感。孔子音乐教育思想蕴含的这些基本原理是不能摒弃的。音乐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具有艺术独立的品格。但是,从社会背景来看音乐是社会不同环境的产物,音乐艺术是不可能脱离于时代背景与现实的人而单独存在的,音乐作品如果没有蕴含任何思想情感和审美观点,就不能称之为音乐艺术。音乐具有精神享受、抚慰和宣泄的功能,也具有美育、道德教化的功能,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从孔子音乐教育思想来看,现代音乐教育是结合人们所表达的心声,面对通俗音乐和大众音乐,传统音乐也要积极跟上步伐,创作出可以体现民情民心又可以弘扬先进健康的音乐,以健康的音乐来引导人们重塑审美情趣。大众化和“去意识形态”化背景下,音乐艺术取得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隐忧。音乐艺术整体氛围健康上进,但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杂音和不和谐音,主要体现在高雅音乐方面的“曲高和寡”与“孤芳自赏”、通俗音乐的“鱼龙混杂”和“荒诞低级”。

文章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jyllysjzzs.cn/qikandaodu/2021/0708/910.html



上一篇:对古筝音乐教育传承与发展现状解析
下一篇:爱国语爱真理爱人性论黎锦晖爱的教育的三个层

教育理论与实践投稿 | 教育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教育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教育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教育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