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首届中国设计教育理论暨“双一流”大学设计学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专家学者集体合影 主办方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孙美娟 通讯员杨飞飞 高阳 吴麟) 11月13日,首届中国设计教育理论暨“双一流”大学设计学科内涵建设高端论坛在南京召开,来自

专家学者集体合影 主办方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孙美娟 通讯员杨飞飞 高阳 吴麟) 11月13日,首届中国设计教育理论暨“双一流”大学设计学科内涵建设高端论坛在南京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国内二十余所高校的三十余名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凯喜强调设计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与必要性,并对目前设计环境存在的问题与设计教育学如何完善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思路与方法。

东南大学教授凌继尧对东南大学和其他高等院校艺术学科排名影响因子得分点进行对比,提出学校的政策引导机制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执行院长、兰州理工大学副校长胡洁教授提出,设计学科的创新驱动发展不能按照传统模式,应统揽各个学科,做到“注重交叉、强化实践、海纳百川、设计未来”。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顾平提出,要成立科研艺术平台,艺术属性不能丢。设计学学科交叉越来越明显,要发展好就不能忽略作为艺术学科本质属性的内容,不能抹灭它的艺术因子。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夫也认为,设计文化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设计教育理论很重要,应以理性思考探讨艺术教育。要重视基础教育、设计理论教育、设计生态教育。

此外,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祝遵崚、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吴琼、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徐习文等学者也对当前的设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及自己院校的实践经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据悉,论坛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名誉院长邹其昌策划组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课题组联合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和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设计理论与创意文化研究室联合承办。

论坛围绕“设计教育理论”与双一流高校“设计学科建设”为核心主题展开深入系统的讨论,旨在积极促进中国当代设计学科建设,努力实现设计学科的内涵式发展,努力打造一流设计学科,创建中国设计学派,服务大学双一流建设。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促进了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推动了设计学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此外,本次会议有利于推动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设计学科建设的发展。

作者简介

姓名:孙美娟 杨飞飞 高阳等工作单位:

文章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jyllysjzzs.cn/zonghexinwen/2020/0901/486.html



上一篇:家庭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做法与思考之我见
下一篇:教育著作读书笔记

教育理论与实践投稿 | 教育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教育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教育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教育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