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孙喜亭:再谈“基础教育的基础何在”(2)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总之,人的发展,人的天资潜能的全部发展,人的个性的充分展现、人的主体的充分自由——即人本的理念,主动发展的理论,自由发展的理论,应是中国

总之,人的发展,人的天资潜能的全部发展,人的个性的充分展现、人的主体的充分自由——即人本的理念,主动发展的理论,自由发展的理论,应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所在,是要寻找的出路所在。

2.生活化教育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生活化”的趋向,日益显现。有人认为教育就是使儿童生活得愉快,教育不是为了生活的准备,而生活本身就是教育,除了生活,别无教育。所以强调玩,强调玩中学,快乐中学,做中学。什么“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童年玩的不够”。说什么当一个孩子在玩的时候,他才能够全心倾注、执著追求、尽情所致、主体充分发挥,他才能进入较好的发展状态。而学习呢&那是别人加给他的任务,完成别人给的任务,就是自己的负担,自己的主体就被阉割了。因此,孩子的人格就被扭曲,是日后人生悲剧的成因。为此“新课程”无论在结构和内容上,在教育的教学过程中,都增加上“生活”的要素。所以,有人说:“课标实验版教材给孩子提供了这样一个自主学习的磁场,使学生们像封面中那位悠闲自得的孩子,躺在这片繁花似锦的语文天地间,自由地呼吸,自由地学习。”

3.系统科学知识的学习日益淡化

由于课改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改变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等,由于“过于”的内涵并未界定和人们对“过于”理解的不一致。于是有人说,知识重要是重要,但比较起情感、态度、价值来说,只是第二位的;有人提出教学要重过程胜于重结论,重会学胜于重学会,要教会学生会思维,而不是教会学生思维什么。所以就不能以教为中心,也不能以教为基础,教学过程不是教师教学生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此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理论的驱动下,有人提出了“九年义务教育是年限教育而不是文化程度的教育”,有人提出“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改变现在学校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甚至有人撰文说什么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学生的想象力越贫乏。这样必然导致的结果是不学、少学、玩中学、做中学、快乐中学……,是教育质量的直接下降,特别是学生的课业成绩的下降。

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相关的是当前“三无”的教育理论的时兴。

教育无目的论。人的发展就是目的,人的生长就是目的。教育就是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教育就是解放人的全部潜能。教育就是生活,教育不是准备生活,典型口号是“要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

教育无课程论。说课程原意是:“在路道上奔跑”,“奔跑”是一个动词,一种活动,一种内心世界的旅行。因此课程不再是追求永恒真理的学科,不再是体系化、原述式的知识,而是注重在过程中建构人的本质、精神世界和在过程中的个人感受和体验。所以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

教育“不教”论。认为“教”就是灌输、注入。“教”就等于“灌输——接受”、“宣讲——训练”,这种以“告诉”为主的教学方式剥夺学生的思维、选择和尝试的权利,只能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发挥,使学生主体沦丧。所以,素质教育要进课堂,要摧毁当前学校“授受式”这座既古老而又顽强的老房子。

与“三无”理论相伴而行的还有学习理论“建构”学说,德育理论的“文化心理图式”的“生成”、“生长”学说,在当前都非常时兴,这里就不一一评说了。

这里涉及到什么是“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论问题。在此有必要简略地说明一下作者的观点。

什么是教育呢,教育通常理解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从人的素质与发展的视觉考察,教育实际是对素质发展的价值限定。人的先天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广阔性和可能性,而向何处发展,发展到什么水平程度,恰恰是教育限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水平,恰恰是教育推进了人的素质的发展。所谓价值限定,是教育主体(国家、集团、家庭、个人)根据自己的需求所规范出的特定的教育模式(教育目的、内容和培养过程)。所以,也可以说,教育是人们所设计的一种文化形式。从素质与发展的关系的正反说,教育是限定和促使了人的部分素质得以发展;从另一方面说,教育实际又是分割了素质的发展,使大部分可能发展的先天素质荒芜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但也是社会阶层分化的工具。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谁享有了这份有限的资源,谁就可以达到社会上层,反之,谁就沦为社会下层。

文章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jyllysjzzs.cn/zonghexinwen/2020/1024/636.html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年度发布会在渝举行
下一篇:“第四届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研

教育理论与实践投稿 | 教育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教育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教育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教育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