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关于《教书育人词典》中若干问题的商榷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关于《教书育人词典》中若干问题的商榷火燎由何长凤同志主编、王金秀等同志撰写的《教书育人词典》(以下简称《词典》),已经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关于《教书育人词典》中若干问题的商榷火燎由何长凤同志主编、王金秀等同志撰写的《教书育人词典》(以下简称《词典》),已经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正如《词典》前言所说:“全书紧扣教书育人这个主题,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帮助教育战线诸同仁,提高教育理论,增进教育知识……是一次值得称道的尝试。”但是.勿庸讳言,这本《词典》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值得研究。现就管见所及,撮要胪列于后,以求教于《词典》编撰者、广大读者和专家学者。关于《词典》体例“教育名词篇”.照理说,这一部分应该是对教育方面名词的解释,可是本篇却列入了不少句子。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词典》第161页。以下只注页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第145页)、“选送师范应届毕业优秀生报考高等师范学校”(第123页)、“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158页)、“发展科学和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第50页)、“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第39页)等等,这样,“教育名词篇”实际上是“教育名词名句篇”,名实多少有些不符,是不是可以把上述句子移入后面的“教育名言篇”呢?有的词条,只讲词源,而没有讲词义(词的内涵与外延)。如第8页“人生阶段论”,只讲了这个命题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并没有对“人生阶段沦”作出解释,也没有讲到底有哪些人生阶段论;有的词条恰好相反,只介绍了它的词义,而没有讲词源。如第75页的“观摩教学”。我们知道,“观摩”一词出自《礼记·学记》:“相观而善之谓摩”,观摩教学乃由此引伸而来;解放后又称公开教学,则是由俄文OTKPbITbI荫yPOK直译而来的。同一词条,两次出现,而且作了不同的解释。如“德育”(第190页).“道德教育”(第175页)。实际上,德育乃道德教育之简称,道德教育不过是德育的全称罢了。这两者完全是二而一、一而二的概念。因此,德育即道德教育。如把它译成英文,则是Moral edtlca— tion;译成俄文,印MOPAJIbHOEBOCⅡMTAH研EMⅡMHPABCTBEHHOEBOCnMTAH班E,这是十分明确的。可见,“德育”与“道德教育”并非两个不同的词语。《词典》所作的不同解释,则是一词多义的体现。此外,“外国教育名人”部分,对外国教育家的名字只写中文译音而不注明原文,是不.、33—使子核对的。关于《词典》的注释和译文第295页“上智不教,而成下愚”。(《颜氏家训·教子》)《词典》释译为:(天资很高的人如果不接受教育,也会变成最愚笨的人。]看了这一条目及其释译,真叫入啼笑皆非.《颜氏家训。教子》的原文是:“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这一段语录,由于编撰者将原文句读点错,故尔解译也完全错了。颜之推所谓“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乃是对孔子“上智与下愚不移”观点的发挥;他所说“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则是肯定中才之资的人需要教育培养,否则他们会无知无识。《词典》撰写人不读原著,随意断旬曲解,实在可悲!又第275页,“诲尔谆谆,听我藐藐”(《诗经·大雅·抑》),《词典》释译为:(只要诚恳地教导学生,学生是不会疏远你的……]这也翻译错了。原来周大夫卫武公作《抑》诗,是用以自傲并刺王室的。《抑》诗中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是谆谆教导你,你却当作耳边风。象《词典》撰写者的上述译文,与原文的含义简直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袁愈甍同志把这两句诗译为“我是谆谆教导你,你却听不进耳朵”,亦可。参看贵少I,1人民出皈社出版《诗经全译》第451页。)再如,第19页“五爱教育”。《词典》说:“五爱教育”是“1986年9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定》提出的。”从词源学的观点看,这种说法也是不准确不科学的。大家知道,早在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第42条就规定:“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1982年第五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4条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把《共同纲领》规定的。爱护公共财物”改为“爱社会主义”。因此,1982年前讲“五爱教育”,指的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1982年后讲“五爱教育”,指的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可见,“五爱教育”并不是1986年9月才提出来的,而是建国初期即已有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历史事实。再如,第303页“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清·张伯行辑:《朱子语类辑略》卷二)把这一段话中的“知为先”译为:(知识最为首要),也是欠妥的。朱熹这一段语录,讲的是知与行即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按朱熹的观点,他认为:讲先后,认识在先(实践在后);讲轻重,则实践最重要(认识比不上实践)。并不是说“知识最为首要”、“实践最为重要”。如果是这样的话,“先”(“最为首要”)与“重”(“最为重要”)还有什么区别呢?应当指出,有些词条的解释,是不够全面不够完整的。如146页“教养”一词的解释,就有片面性。准确地说,它是苏维埃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俄文为OBPA30BAHME,有的译为教养,有的译为智能教育,在有的场合亦可译为教育。如HAPOⅡHOEOBPA30BAHPIE,通常就译为“国民教育”。“教养”一词,还有其他禽义:①指对幼儿的抚育与教导,如称幼-34,儿园工作者为教养员;②指思想文化修养,如称有道德学问的人为有教养的人。又如,第90页“现代教育”,除了《词典》解释的含义而外,它还指适应世界产业革命后机器大工业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教育体系,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从适应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来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教育有其共同点;但由于两种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本质不同,教育的性质和某些特点又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再如,第286页“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词典》译为:[从不懂羞耻到知道羞耻,就不会再干耻辱的事了。)这种译释虽然也有根据,但是正如杨伯峻在《孟子译注》中指出的那样,并不妥贴,所以杨伯峻的译文是“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羞耻呀!”(见该书第302—303页,中华书局出版)是否可以把后一种译文并列出来供读者参考呢?值得注意的是,《词典》把有的条目的出处也搞错了。比如第292页“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编撰者把这两个条目说成出自《说苑。建本》,其实,这两条均出自《礼记·学记》。看来,编撰者连教育名著《学记》都不曾读过!还有其他一些出处错误。如第275页第1至2行《尚书·仲虺之诺(应为诰)》,第304—305页的《宏(应为宋)元学案》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另外,还有一些病旬。如第40页倒数第3—4行“它是德育教育的途径之一”(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第45页第17行“是德育教育最基本的内容之一”,第274页第5行“重体育教育”。象这种病旬,报刊上批评过多次,就是改不了,这是很奇怪的。《词典》有的句子,令人难以理解。如第55页左11一13行:“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用共产主义世界观对学生进行观察和对待人生的教育”。这句话的主语是什么?是谁对待人生?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如果把这个句子的主语理解为教育者(省略了),那岂不成了教育者对待人生的教育吗?《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第104页对“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的解释是:“使学生以共产主义世界观去观察和对待人生问题的教育。”简单明隙,一语中的。录以备考《词典》第26页“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解释,从第1—20行的文字,与《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第533页“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解释,几乎逐字逐句、甚至标点都完金相同。《词典》第201页“文翁”的解释,与《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第390页“文翁”的解释,也几乎完全相同,除了个别词句作了删减而外。《词典》第31页“少数民族教育”的解释文字,与《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第310一311页“少数民族教育”的解释的前半部分,除个别文句作了删减外,也差不多完全相同。《词典》第6页“人格自我实现说”的解释,与李诚忠主编《教育词典》(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第20页“人格自我实现说”的解释,也几乎逐字逐句完全相同。类似的还有,恕不一一赘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从内容到文字甚而至于标点都相互雷同的情况呢?笔者没有进行调查、考证,因而不可能作出适当的判断。姑且录以备考吧。(下转32页).35·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科贩)1991年第2期

文章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jyllysjzzs.cn/qikandaodu/2020/0923/549.html



上一篇:论农科教统筹
下一篇:教育学教学的困扰与思考

教育理论与实践投稿 | 教育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教育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教育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教育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