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教育视域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意识一词的原意为精神活动,识,即了解、认识与认知。意识从开始出现到确立有一过程。意识的真正确立,就是铸牢。意识由开始出现到确立,有其自身

意识一词的原意为精神活动,识,即了解、认识与认知。意识从开始出现到确立有一过程。意识的真正确立,就是铸牢。意识由开始出现到确立,有其自身的规律。毛泽东主席1963年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中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在文中毛主席明确说,“在我们的同志中,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文章最后指出:“因此,对我们的同志,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6]毛主席以上论述虽然是从认识论谈人的正确思想来源,并指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但最后明确强调了进行相关教育的必要性。正确的意识与思想、观念一样,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或自己头脑中固有的。正确的意识由产生至确立有一过程,应注意的是这一过程中教育也起着重要作用。德国哲学家、教育家卡尔·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中有句名言:“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人们常注意的是其强调教育方式与方法,但结合书中“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的主张分析,雅思贝尔斯实际上也强调了教育在思想、观念形成及意识由产生至确立过程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7]习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培养,即按照一定目的进行一定时间的教育与训练,使培养对象成长。总书记的这一讲话,实际上已指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要注意发挥教育的作用。

在已有的研究中,有学者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改变部分地区的相对落后状况,必须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必须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要让各民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等。[8]也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微观基础是“互嵌式社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按照党中央强调的那样,大力推动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建立。[9]还有的学者撰文探讨语言文化认同及跨民族友谊,认为增强语言文化认同、促进国内跨民族友谊有利于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铸牢这一共同体意识的积极路径。①这些看法与主张是在学习十九大报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等基础提出的,具有针对性,经济发展、互嵌式社区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也确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密切关系,也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但意识为精神活动,其确立也就是意识的铸牢有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从教育着手去铸牢,因而教育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关心教育,重视教育。《论语·卫灵公》载,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汉语“教育”一词,源于《孟子·尽心上》所言君子三乐之一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师说》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代韩愈明确讲教育首先是“传道”,即传为人之道,也就是忠孝观。用现在的话来讲,传道就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国家观等,师者首先要重视学生思想教育。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涉及诸多方面。2015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总则”第六条规定:“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从内容与目的任务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属于教育法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铸牢有一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在教育法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相关内容的教育才能完成。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当前应注意的主要内容

教育既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就应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认真研究并发挥好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要发挥好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首先应明确这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当前,这一教育应注意的内容主要为:

(一)形势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断已写入十九大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总纲”中。近年来,习总书记在全国性会议上及一些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内各种学术刊物上及新闻媒体上,近几年来也常见这方面内容;在高校、社科院所与党政部门中,这两年有关的研究基地也先后建立起来。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什么要多次强调并广泛宣传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什么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这需要了解其形势背景。

文章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jyllysjzzs.cn/qikandaodu/2021/0509/856.html



上一篇: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下一篇:高中生青春期教育策略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投稿 | 教育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教育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教育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教育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