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教育视域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西南地区多山地、高原,这一地区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特点也就更为突出,由于不少山地为立体地形、立体气候,使民族分布又多呈立体格局。如在云南文

西南地区多山地、高原,这一地区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特点也就更为突出,由于不少山地为立体地形、立体气候,使民族分布又多呈立体格局。如在云南文山,有苗族住山头,瑶族住箐头,壮族住水头,汉族住街头之说;在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洪水的故事”中称藏族住上头(北边),纳西住中间,白族住下头(南边)。在西南地区不少民族的民间故事里,还多将本民族与毗邻而居的其他民族称作一母所生的几兄弟。如,纳西族传说故事中,毗邻而居的藏族是老大,纳西族为老二,白族是老三,三兄弟皆为磋热莉恩与翠海苞波夫妇所生。[11]有趣的是,在四川纳西族神话故事《措则勒厄》里,一母所生三兄弟中,藏族是老大,汉族为老二,纳西族则成了老幺;而在四川神话故事中,苗族与汉族也是两兄弟,苗族是老大。[12]西南地区民族杂居加立体分布的格局,因自然条件、地理生态环境等的不同,民族之间必然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依存,在历史发展中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在这样的地理生态环境及分布格局中,毗邻而居的民族加深了解与信任,消除隔阂与成见,彼此心理沟通,亲如一家。

各民族杂居与立体分布的情况在藏彝走廊里也普遍存在。如凉山州冕宁县庙顶,地处雅砻江畔。当地藏、汉、彝三个民族杂居。庙顶藏族经济主要来源为农业,但一年之中农业劳动时间并不多,习惯在高山上放牧。他们从祖上传下来的办法是将江边的土地租给汉族农民耕种,再收租粮,这比自己种更合算。租佃关系主要为两种:一是“安押头”,即写租约交押金;一为“打青生”,即不交押金,出租者出地与种子给佃户种,收获时双方到场监收。除此之外,庙顶藏族养的水牛、黄牛多寄养在矮山地方租其地的汉族佃户家,有“寄养”与“寄草”两种方式:寄养方式汉族佃户可获得一些牲口,寄草方式汉族佃户只可使用畜力和获得肥料。③20世纪80年代,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组织考察已有这方面的调查材料,十多年前笔者去调查也了解到这样的情况,而且听说当地汉、彝之间也曾出现过土地租佃关系。由于立体分布,居住地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以及传统不同,此地藏汉彝民族交往交流与相互影响、相互依存非常明显,已形成谁也离不开谁的、相互了解与信任的共生关系。这种情况虽然20世纪80年代才有调查材料形成,但可肯定是多少年来就是这样。这种实际情况,可称为杂居区一个乡村地方的微观的“基本国情”,已成一种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环境。在藏彝走廊内,民族杂居区如中宁蒗、盐源、木里、汉源、石棉等地这样的乡村很多。可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微观基础在藏彝走廊地理生态环境下早已存在,这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当前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应注意用地理生态环境下全国尤其西南地区、藏彝走廊各民族互动、依存的生动事例及微观基础早已存在的事实,加强基本国情的教育。各族人民尤其是青少年认识了地理生态环境下宏观、微观的基本国情,才能真正理解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必然性,也才能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在加强基本国情教育的基础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才能在各族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头脑中真正铸牢。

(三)历史教育

习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教育。在一次讲话中习总书记讲,“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13]。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以中国历史为基础,指出各民族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几次重要讲话中习总书记说,学习研究历史,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④。习总书记的讲话讲明一个道理,了解今天的中国需要从了解中国的历史开始,只有通过学习历史才能满怀信心地去开创明天。所以,习总书记强调国情教育时也要求把历史文化教育“摆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因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中,历史教育也应是一主要内容。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一部中国史,正如习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所讲的那样,“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虽有旋涡,也有波澜,甚至还出现过逆流,但经过持续不断的辐射汇聚,中华大地上最终形成为一个自觉的实体——中华民族。中国是一个有史学传统的文明古国,前人留下来的史志典籍汗牛充栋。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著纪传体史书《史记》,成为二十四史之首。需要指出的是,在记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历史的同时,司马迁开创了为周围民族撰写传记的传统,如《史记》中就有系统记载西南地区各民族的“西南夷列传”。这一传统千百年来在中国一直得到延续,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各民族之间相互往来、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与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资料。分析二十四史中的相关记载可看到,各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及相互间的冲突与争夺,并不能阻断中华大地上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灾难与战争造成的人口流动与民族迁徙,事实上使各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加深。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中,我们应认真研究,充分挖掘利用这些历史资料。

文章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jyllysjzzs.cn/qikandaodu/2021/0509/856.html



上一篇: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下一篇:高中生青春期教育策略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投稿 | 教育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教育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教育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教育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