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探索实践育人 深化评价改革——浙江聚焦四大主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1-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2021年11月20日第六届教博会的首场卫星会议上,省级教育创新成果展播(浙江专场)成功举办,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团队对本省优质教育创新成果与活动进行了精彩的介绍和预告,向全国的教

在2021年11月20日第六届教博会的首场卫星会议上,省级教育创新成果展播(浙江专场)成功举办,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团队对本省优质教育创新成果与活动进行了精彩的介绍和预告,向全国的教育同仁分享了浙江教育改革的亮点与特色。展播活动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张丰老师主持。

在成果预告部分,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综合部主任方凌雁老师、综合部副主任管光海老师、评价教研员马海燕老师就传统文化教育、劳动实践育人、重新定义学习、深化评价改革四大主题进行了详细介绍。

因地制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创新实践

为解决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入校园“形式大于实质”的实践难题,浙江省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努力寻找贴近学生实际、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实现统筹设计的项目来寻求突破。通过多途径、多载体的实践研究,总结出以下经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真正地融入到学校课程教材中、更要融入到学校日常教育活动中、融入到学校整体的文化根脉中。在实践研究期间,浙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项目案例,项目以坚守中华传统文化根基为本,挖掘浙江本地的传统文化资源,尊重实践学校的自身特色,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则进行研究设计和实践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第六届教博会上,浙江省的“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成果,将分别从课程设计路径、实践学习路径、系统协调路径、区域推动路径等角度,给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浙江实践方案。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实验小区教育集团充分挖掘本地的“孝”文化资源,十年磨一剑,开发出“孝德教育”课程,并实现了由校本课程开发向地方课程实践的华丽转身。目前,该成果在浙江省上虞区63个学校全面实施,成果以培育“孝德”为突破口,形成了问题探究式、情感体验式、合作学习式和学科融合式的课程探究模式,孩子们在“日行一孝”的点滴行动中,塑造出温良敦厚的品格与心性。

嵊州市逸夫小学的参展成果为“走读唐诗之路:‘多学科融合'研学旅行十年探索”,成果依托浙东“唐诗之路”的山水人文资源,构建融合多学科实践学习,形成整合研学旅行活动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路径。行走在山水之间,孩子们不仅全方位地感受到自然与诗文的互映,还在真实的生活中收获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快乐。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教育局研训中心联合湖州市博物馆,面向小学四年级至初中八年级学生开展了“芜城文化种校园”的实践活动,打造了“校、馆、址、网” 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中华优秀传统的教育协同路径。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教育局教研室结合舟山的群岛建设与海洋文化根基,独创中小学海洋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探索以海洋素养培养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构建现代海洋教育的区域范式,该成果也是基于本土资源,着眼于人文传承的传统文化的区域推进路径。

浙江省教育厅在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探索出多条因地制宜的教育创新、提升文化自信之路。在新时代全方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落实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心,外显于行”,上述成果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浙江实践样本。

“点—线—面”结合推动劳动教育常态化实施

为落实劳动教育,浙江省正视劳动教育实施中的问题,构建了融合观引领下的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在目标上,强化劳动观念和劳动思维的培养,强调从劳动的任务和目标出发,系统分析可利用的劳动资源与受到的约束条件,从而整体规划、形成方案并不断优化。

在内容上,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以任务群为基本单元,构建了劳动课程的内容体系。每个任务群开发了若干以劳动观念与品质引领为核心的劳动实践项目,既注重项目基础性、适应性,又考虑了实施的实际条件。

在教育方式上,主要提炼为亲历实践、项目探索、价值澄清三个方面,在完成真实的综合性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

浙江省以实践项目为载体,以解决真实问题为导向,通过在学校落地、区域推广、家校社协同等路径,“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推动劳动教育的常态化实施。

在“点”上,浙江成果展厅将展出嘉兴余新镇中心小学的成果,展示农村小学如何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线”上,浙江成果展厅将展出台州椒江区和杭州富阳区的成果,前者开发了“一岛五基地”劳动教育课程,后者以“新劳动教育”为样板,逐步构建全区域中小学一体化的劳动教育体系;在“面”上,浙江成果展厅将展出温州瓯海区重构“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时空场景,呈现立体式开展劳动教育的新样态。

文章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jyllysjzzs.cn/zonghexinwen/2022/0125/1080.html



上一篇: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杨德广在行动中研究中国高等
下一篇:新东方因教育培训合同纠纷被执行

教育理论与实践投稿 | 教育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教育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教育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教育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