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媒体人与名师的情缘(6)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学力”启示:精益多师成一家 李吉林老师具有非凡的学习力,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无止境是她鲜明的个性特征。李吉林老师的学历并不

2.“学力”启示:精益多师成一家

李吉林老师具有非凡的学习力,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无止境是她鲜明的个性特征。李吉林老师的学历并不高,中师毕业即从事小学教师工作,但她说“我的大学在小学”。她这样描述自己的学习生活:“我们一线教师理论匮乏,是短处。是短处就得补!为了情境教育,我早就开始‘啃’理论了,我读到的第一本理论书籍是《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我连夜贪婪地读。

那时,借书、抄书、买书、记笔记、做卡片是经常的功课,比做学生时还要用功。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论、美学的书我都尽量找来读,西方教育名家的论述也不放过。但我并不求全,但求化为己有、学以致用,这颇有点实用主义的味道。例如‘场论’我没少学,使我懂得人为优化的情境就是一个‘心理场’。为了‘补短’,我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

情境教育最初的启发来自外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情境教育的理论灵感来自《文心雕龙》的“意境说”。她甚至从脑科学中寻找到了情境教育的部分科学依据。李吉林老师简直是一个学习狂人,当然,她也是一个学习智者。正如著名教育家、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先生对她的评价:她五十年来勤于学习、勤于钻研,她向中外教育大师学,向其他学科的专家学、向同行学、向学生学,精益多师,终于自成一家。

3.“沃土”启示:植根实践沃土

中国教育家成长的必由之路就是深深根植于教育改革实践的沃土。李吉林老师开始情境教学实验,就是因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了问题——课堂上没有形象、没有情感、没有生气。她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到大自然宽厚的怀抱中去,开放的语文教学让孩子写出了一篇篇颇有灵性的日记。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新格局,让她顺其自然地创造了观察情境说话、观察情境作文、想象性作文等崭新的儿童习作范式。她真切地体会到,创新就是寻求解决教育现实问题的路径。从情境作文到情境阅读,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体系的整体建构,李吉林老师都脚踏实地,立足于教育改革实践,同时又能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去探索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道路。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家都是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经受次次失败与挫折,最终寻找到解决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的途径,从而引导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这不正好印证了李吉林老师的成功经历和成长规律吗?

4.“周边”启示:借力周边学科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李老师是一位善于借风借力的智者,在情境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她深感就语文想语文,束缚在学科里思考走不出新路。由此,她想到美学、艺术,并找到美学的书刊来读。跨学科的思考,借鉴边缘学科,拓宽了她创新的思路。教育学、美学、哲学都是相近的,而文学和艺术更是相通的。这种相近、相通的周边学科帮助她跳出本学科,打开思路、找到灵感。

综合学习美学的心得和对艺术的理解,李吉林老师找到了新思路:利用艺术让语文教学美起来,并提出了“运用情境教学,培养儿童审美能力”的课题。她是这样具体操作的:先用图画再现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将简笔画、剪贴画以及实物与图画共同组合画面,课堂就生动多了。至于无法用图画再现的课文又怎么办呢?她又想到了音乐,音乐往往比图画更丰富、更强烈。音乐像文学一样,也有自己丰富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广远的意境,儿童很容易从音乐的旋律、节奏的感知中产生情感体验,激起相似的联想和想象。

5.“感悟”启示:感悟提升理论概括

李吉林老师说:“我深感在创新中,作为实际工作者贵在一个‘悟’字。”“感悟”是李吉林老师学术品质的又一个显著特征。在谈到如何以感悟提升理论概括时,她如数家珍:“我习惯反思,反思又产生顿悟,由此进行概括、提升,就有了自己的主张和思想。我从‘意境说’中概括出‘真’‘情’‘思’‘美’ 四大特点。‘意境说’的阐述引起我极大的共鸣。时间久了,体验深了,真没想到感悟会帮助我提升理论概括。让我构建了情境课程的操作体系,提出‘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五条操作要义,从而推动情境课程日益走向大众化。”早在20 世纪80年代初,概括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要素时,李老师就提出“以思维为重点,着眼创造性”。这些理论概括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受到“意境说”的启示、感悟而生成的。“暗示导入”“情感驱动”“角色转换”“心理场整合”四大原理,也是李老师从20多年的一个一个教学案例中去粗取精、从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寻找事物的相似点抽象、概括出来的。整个情境教育的理论体系也都是她感悟概括出来的。李吉林老师的感悟是高层次的,而高层次的感悟与自身的心境和心力有直接关系,对儿童的超常挚爱,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认同,决心要走出一条中国教育自己的路子的高远志向,正是李吉林老师心境和心力的坚强支撑。

文章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jyllysjzzs.cn/zonghexinwen/2020/0929/567.html



上一篇:2017指导青年教师工作总结
下一篇:自居“社恐”的你我,不仅仅是走出舒适圈的赛

教育理论与实践投稿 | 教育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教育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教育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教育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