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学校德育课堂教学论文9篇(2)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开展课外活动 学校应该定期举行与德育相关的课外活动,这样以来可以让学生对于德育培养工作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对此课外活动将逐渐成为教学工作

3.开展课外活动

学校应该定期举行与德育相关的课外活动,这样以来可以让学生对于德育培养工作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对此课外活动将逐渐成为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掌握各种思想品德知识。例如,在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演讲比赛或者作文比赛,让学生们能够积极的融入到这些活动中,对此将能力培养及德育渗透工作融合在一起。学生们可以通过各项校外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知能力。教师在这种课外活动中,需要对活动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根据每位学生的个人情况来安排相关活动项目,进而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德育培养工作是漫长的工作,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目前中学教师要以改革创新为执教理念,加强自身的整体素质,敢于创新,从教材中发掘相关的德育因素。同时,教学的情景创设、综合训练及课外活动为前提条件,将学生的德育培养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

作者:王兴华 苗翠英 单位:荣成市第二十中学

参考文献:

[1]彭波.论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路[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2):10-11.

[2]王艳成,刘洋.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方法研究综述[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7,(01):98-100.

[3]宋魁.高校德育课堂中的情商教育渗透研究[J].科技资讯,2016,(27):126.

[4]史雅莉.浅谈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黄河之声,2016,(16):112.

[5]陈唯珈.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J].科技展望,2016,(35):330.

[6]成敏.学校德育环境评估存在的问题及指标系统优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5):25-27.

[7]韩艳.德育,从与学生交“心”开始[J].亚太教育,2016,(36):192.

[8]徐静.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点做法[J].学周刊,2016,(35):74-75.

[9]孔翠.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有机结合[A].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

[10]吴锦志.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下)[C].2007.

第二篇:职业学校德育课堂落实“三贴近”原则

在新一轮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中,教育部明确提出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简称“三贴近”)的原则,成为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和发展趋势。

一、对“三贴近”原则的理解

所谓“贴近实际”就是要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就是要贴近职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成长环境。“贴近学生”就是要植根于职校学生的所思所想,从他们的个性特点、职业特点和成长特点出发,“贴近学生”是“三贴近”原则的核心。如何理解这个“贴近”呢?笔者认为需要“自始至终”,即德育课教学的整个过程都应源于“社会、生活、学生”,生成于“社会、生活、学生”,且作用于“社会、生活、学生”。在课前设计时,教师要把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作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脉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学生即时生成的东西,注重学法的指导,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方式;德育课所有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学生的生活,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促进其品德的形成和习惯的养成,掌握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三贴近”原则下对德育课教学理念的解读

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核心教学理念是为了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为了每位职校学生的发展。在“三贴近”原则下,教师该如何解读这一教学理念呢?一方面,职业教育应该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劳动者。其合格性不仅表现在掌握相应的劳动技能和专业知识上,还体现在具有良好的品德水平、拥有适应社会能力和驾驭生活能力等方面,学生品德方面的缺失会直接导致人才质量的不合格。职业学校的每一节德育课都必须精心设计,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粗放式的德育课堂会产生大批不合格的服务者和生产者,造成职业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每位职校学生的发展,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设计既要考虑绝大多数学生的品德水平和思维特点,也更多地要考虑那些特殊学生。2.让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在德育课目标设计中要不仅要有认知目标,还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运用目标。坚持认知是前提,情感是关键,信念是动力,意志是保障,行为是归宿。3.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发展德育课教学必须能触动学生品德发展的内在需要,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成长的机制,形成稳定的品德行为特点。4.让每一位学生可持续发展德育课教学应该着力于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的提高。教会学生掌握普适性、规律性的东西,通过迁移和拓展,处理未来人生中有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的现实问题。

文章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jyllysjzzs.cn/zonghexinwen/2020/1106/667.html



上一篇:这个吃出来的病,及时发现它治愈率达90%以上.
下一篇:我市名校长培养工程启动 | 54名校(园)长齐聚党

教育理论与实践投稿 | 教育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教育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教育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教育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